小麥細菌性條斑病用什么藥?
惠農網·農技學堂
8233人閱讀
一、發(fā)生情況
4月份以來,麥田雜草在全區(qū)各地已普遍發(fā)生,局地雜草發(fā)生較重。防除工作進入關鍵時期。近期,組織各地調查,發(fā)現我區(qū)麥田雜草種類主要有藜、灰綠藜、小藜、扁蓄、刺兒菜、地膚、*苜蓿、堿蓬、酸膜葉蓼、冰草、*燕麥、稗草、薺菜、獨行菜、雀麥、播娘蒿、蒲公英、打碗花、田旋花、風花菜、車前草、麻黃草、蒼耳、狗尾草、豬秧秧等。
春麥田間雜草以藜為優(yōu)勢種群。平羅縣調查雜草平均密度為58.6株/平方米,最高達到1120株/平方米;利通區(qū)調查灰綠藜平均密度32.32株/平方米;青銅峽市調查藜、地膚、堿蓬平均密度分別為27.2株/平方米、6株/平方米和1.2株/平方米;沙坡頭區(qū)調查雜草平均密度35株/平方米,最高110株/平方米;中寧縣調查藜為主要優(yōu)勢種群,平均密度為71.15株/平方米。
冬麥田雜草發(fā)生相對較輕,雜草種類相對較少。彭陽縣調查平均密度為6.32株/平方米,最高450株/平方米,以澀芥、地丁草、豬毛蒿、薺菜為主;鹽池縣調查主要為蒲公英、苣荬菜、冰草等多年生雜草;隆德縣調查發(fā)生較重的雜草有苦苣菜、小薊、藜,平均密度分別為3.7株/平方米、2株/平方米、1.36株/平方米;西吉縣調查平均密度為1.2株/平方米,以灰綠藜、狗尾草、小薊、冰草為主。
氣象預報未來11至30天(2021年4月21~5月10日),寧夏中北部大部地區(qū)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0~1.5℃,南部山區(qū)偏高0.5~1.0℃;未來一周全區(qū)大部有小至中雨,氣象條件有利于雜草的生長,應及時開展麥田除草工作。
二、防治建議
(一)防治藥劑
1、以藜科等闊葉雜草為主的麥田,可選擇苯磺隆、2,4-滴異辛酯、滅草松、二甲四氯鈉鹽、唑草酮、辛酰溴苯腈等藥劑或兩種藥劑復配、混配制劑,小麥套種大豆田慎用,大豆出苗后禁用。
2、以*燕麥、雀麥等禾本科雜草為主的麥田,可用炔草酯、啶磺草胺、精噁唑禾草靈等輪換使用。套種玉米田注意不要噴灑到玉米帶,否則有藥害。
3、禾本科和闊葉雜草混生麥田,可選擇以上防除闊葉雜草和禾本科雜草的藥劑混配防除,可添加農藥減量助劑實現減量增效。
(二)注意事項
1、施藥要選擇天氣晴好、無風或微風、溫度適宜時進行,不應在雨天噴施除草劑,噴霧霧滴要細要勻,不重噴不漏噴。
2、在小麥拔節(jié)后不能噴施除草劑。
3、苯磺隆系列除草劑不要大量噴灌在心葉中,否則易產生藥害。
4、田間濕度大利于雜草對藥劑的吸收,在灌完頭水后施藥除草效果好。
5、嚴格按照農藥標簽規(guī)定的用量噴灑,勿超量使用。
來源:寧夏農技推廣總站 《2021年第六期寧夏植保情報:麥田雜草發(fā)生趨勢及防治建議》
關于麥田雜草發(fā)生趨勢及防治建議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