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天氣育苗生產(chǎn)防災技術指導意見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7285人閱讀
藠頭是一種蔥類植物,二年生栽培,能形小鱗莖,一般根莖表皮是紅色,或是白色的,味道可口,除了鮮食以外,也可以腌制食用,目前藠頭主要在南方地區(qū)廣泛栽培。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藠頭的種植管理技術,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整地作畦
選擇連續(xù)3年以上未種過藠頭的沙壤田野整地作畦。結(jié)合整地施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畝施腐熟人畜糞肥1000公斤加三元復合肥10公斤。整地后作寬85厘米的畦,溝寬20厘米。
二、適時播種
流域一般在8~9月間栽種,以幼苗露地越冬。葉和鱗莖兼食的品種,在翌年1~4月可陸續(xù)采收供食,并不影響春季糧油作物的播栽;華南地區(qū)冬季溫暖,可在8~10月栽種,12月至翌年4月陸續(xù)采收嫩藠頭,也不會影響春季糧油作物的適時播栽。
藠頭出苗的最適溫度為15~19℃,30℃以上的氣溫藠頭在休眠越夏,因此藠頭播種時間應掌握在天氣轉(zhuǎn)涼,氣溫降至30℃以下進行。播種過早藠頭芽尚未萌動;播種過遲在越冬前營養(yǎng)物質(zhì)積累少,影響次年的產(chǎn)量。
三、合理密植
播種時按株距15厘米,把藠頭順次斜放在栽植溝內(nèi),再覆蓋2厘米厚細*,注意覆*厚度不要太淺,過淺后期藠頭易外露變綠影響外觀及質(zhì)量。一般畝栽藠頭1.0~1.2萬穴,每穴放藠頭2粒,每畝用種量90 公斤左右。播種后要充分淋水以利出苗。
四、水肥管理
1、藠頭的需肥特點是喜硫、不耐氮。生長期內(nèi)所需的純氮、磷、鉀比例為1:0.12:0.39,同時需要較高的有機質(zhì)、腐植酸和多種中、微量元素。一般基肥施充分腐熟堆肥或廄肥1.5-2噸/畝,另加過磷酸鈣和硫酸鉀各40斤/畝,鉀肥可用草木灰300-400 斤/畝代替。
2、苗出齊后及時松*、追肥、淺鋤清除雜草。追施10%腐熟稀糞水或0.5%尿素稀肥水,用量為1.5-2噸/畝。
3、開春后用尿素20-60斤/畝、硫酸鉀20斤/畝,分2次于露水干后撒施。鱗莖膨大后期,種植行要培土,防止鱗莖露出*面發(fā)青變老。生長期間特別是春季要注意防旱排澇,以防根莖腐爛等。
以上就是藠頭的種植管理技術,作鮮菜食用的嫩藠頭可在1~4月采收,此時植株充分長成,質(zhì)地鮮嫩。采收時整株挖起,割去根系后清洗干凈,連葉帶鱗莖一起上市。
關于藠頭種植管理技術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