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黃瓜的發(fā)生原因及預防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1723人閱讀
黃瓜灰霉病和黃瓜霜霉病是菜農(nóng)在種植黃瓜的過程中時常遭遇的兩種病害,雖然從病害的名字上看,只不過是“灰”與“霜”的一字之差,但就是因為這一字之差,就注定了黃瓜灰霉病和黃瓜霜霉病的千差萬別,要是不能從根本上弄清楚兩種病害的差別,防治起來可能就難免會南轅北轍了?,F(xiàn)在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它們的區(qū)別和并不完全一樣的防治方法。
一、黃瓜灰霉病和霜霉病有什么區(qū)別?
1、病原不同
侵染黃瓜,引起黃瓜灰霉病的病原菌叫灰葡萄孢,歸屬于子囊菌門,錘舌菌綱,柔膜菌目,核盤菌科,孢盤菌屬?;移咸焰呤且环N廣寄主性能引起多種植物幼苗、果實及儲藏器官猝倒、落葉、花腐、爛果的病菌。
侵染黃瓜,引起黃瓜霜霉病的病原菌屬于鞭毛菌亞門,霜霉菌目,假霜霉菌屬,名字叫古巴假霜霉菌。古巴假霜霉菌的菌絲體無隔膜,無色,專門侵染黃瓜。存活的方式是以卵形或指狀分枝的吸器伸入寄主細胞內(nèi)吸收營養(yǎng),無性繁殖產(chǎn)生孢子囊梗和孢子囊。
2、傳播途徑不同
侵染黃瓜,引起黃瓜灰霉病的灰葡萄孢,隨病殘體遺留在土壤中存活,并能在有機物上腐生。它的分生孢子經(jīng)氣流、流水和菜農(nóng)的農(nóng)事作業(yè)傳播。感病的黃瓜病苗和病花等也是重復傳播的途徑。在溫度較低、空氣相對濕度90%以上和黃瓜植株表面大量結(jié)露的時候,古巴假霜霉菌的分生孢子會萌發(fā)產(chǎn)生芽管,從寄主傷口、衰老器官或死亡組織等侵入,并在寄主病部產(chǎn)生分生孢子進行頻繁的再侵染,造成灰霉病流行。
侵染黃瓜,引起黃瓜霜霉病的古巴假霜霉菌,在寄主黃瓜的病葉上周年傳播危害。北方地區(qū)冬季無瓜類蔬菜生產(chǎn)的地方,病菌的孢子囊從南方或臨近的地區(qū)借季風遠距離傳播,雨水濺射或棚室內(nèi)滴水也會引起近距離傳播。氣溫在15——30℃的時候,病菌在黃瓜葉面上結(jié)出的露水和水膜中,只需3個小時就能萌出芽管,從黃瓜的葉片氣孔、水孔或直接侵入,潛育3——5天后發(fā)病,隨氣流、雨水和菜農(nóng)的農(nóng)事操作傳播,進行反復的再侵染,引起病害流行。
3、發(fā)病條件不同
侵染黃瓜,引起黃瓜灰霉病的灰葡萄孢,生長發(fā)育溫度范圍2——31℃,最適20——23℃。其分生孢子抗逆性較強,在室內(nèi)干燥的情況下,病菌依然能夠保持生活力135天。而黃瓜不耐低溫,15——16℃就會變得生長緩慢。如果氣溫在5℃以下,植株生理失調(diào),抗病性差??苫移咸焰叩姆稚咦訁s能在2℃時萌發(fā)侵染。因此,低溫潮濕的環(huán)境,反而有利于其侵染黃瓜,引起灰霉病。陰雨天多、栽培過密、表面結(jié)露、澆水不當都屬于黃瓜灰霉病的誘因。
侵染黃瓜,引起黃瓜霜霉病的古巴假霜霉菌,在田間溫度15——16℃的時候開始侵染并致黃瓜發(fā)病。溫度20——24℃、空氣相對濕度83%并且黃瓜葉面結(jié)露的時候,最有利于其對黃瓜的侵染。溫度低于15℃,或溫度高于30℃,其侵染危害會受到抑制。晝夜溫差大、多雨濕潤、霧大露重的天氣、黃瓜結(jié)瓜期容易發(fā)病蔓延。地勢低洼、排水不良、密度過大、澆水過多、通分透光差、肥料不足等都是誘發(fā)霜霉病的原因。
4、癥狀表現(xiàn)不同
黃瓜灰霉病可使黃瓜花、果實、葉片和莖蔓都染病。病菌多從開敗的黃瓜花瓣處侵入,使花腐爛并生出灰褐色霉層,進而向幼果果蒂擴展,引起水漬狀軟腐、萎縮,瓜條病害處密生灰褐色霉層,使幼瓜部分或全部腐爛。葉片和莖節(jié)發(fā)病,多由帶菌花瓣散落上面引起。葉片初生水漬狀、灰白色病斑,漸變近圓形至不規(guī)則形,淡褐色或褐色。潮濕時病部呈濕腐狀,病斑表面常有輪紋,并長出灰色霉層。干燥時,病斑穿孔,葉片枯焦。莖節(jié)部位病斑灰白色,密生灰色霉層。病斑環(huán)繞莖節(jié)后,上部葉片萎蔫,植株枯死。
霜霉病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發(fā)生,主要危害葉片。發(fā)病時,葉片背面初生水漬狀淺綠色斑點,擴大后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病斑由黃變褐,邊緣黃綠色。潮濕時,葉片背面病斑長出紫黑色的霉層,干燥時霉層易消失。后期病斑破裂或連片,全葉呈黃褐色,干枯卷縮,嚴重時瓜田一片枯黃。
二、黃瓜灰霉病和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1、黃瓜灰霉病
黃瓜灰霉病在保護地或露地栽培時均可發(fā)生,但以保護地黃瓜受害重,常造成大量爛瓜,因此防治時要考慮棚室反季節(jié)栽培的特點,采取針對性措施。
①改善棚室條件。選擇新型的日光溫室,覆蓋流滴、消霧、保溫、防老化多功能棚膜,選擇高畦栽培,運用滴灌,有效降低棚室濕度,減少棚膜滴水、黃瓜葉面結(jié)露及葉緣吐水。保持棚膜清潔,在棚室北山墻上張掛鍍鋁反光幕,增加棚室反射光照。設置二氧化碳發(fā)生器,合理釋放二氧化碳。
②加強栽培管理。施足腐熟的農(nóng)家肥,適時追肥,增施磷鉀肥,適當控制氮肥,增強黃瓜的抗病能力。合理密植,使用壯苗,及時吊蔓整枝,適當放風,降低棚室濕度,低溫天氣,注意保溫,提高棚室溫度。
③棚室消毒。黃瓜定植前,對棚室內(nèi)部,以及準備使用的架材噴施啶酰菌胺或定菌噁唑等藥液滅菌。
④摘除清理可能帶菌的病殘體。苗期,黃瓜膨大前及時摘除可能的病葉、病花、病果,帶出棚室深埋,減少再侵染病源。拉秧清茬時,徹底清理殘葉碎蔓,將土壤深翻20厘米以上。夏季輪作換茬間隙,可利用悶棚等方式,殺滅病菌。
⑤生物農(nóng)藥防治。發(fā)病初期選用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1000億孢子/千克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700——1000倍液等噴霧,視病害情況,5——7天防治1次。
⑥預防性化學用藥。在環(huán)境適宜發(fā)病但未發(fā)病之前,使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噴霧,7天1次。
⑦治療性用藥。發(fā)病初期可使用敏感藥劑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或25%啶菌噁唑乳油800——1000倍液,或50%咯菌腈可濕性粉劑4000——5000倍液,或45%噻菌靈懸浮劑3000倍液,或21%過氧乙酸水劑300——400倍液等輪換噴霧,7天1次,視病情考慮使用次數(shù)。
2、黃瓜霉霜病
霜霉病防治,需要根據(jù)其發(fā)生普遍,屬于流行性病害,具有毀滅性的特點,把防治的重點,放在做好品種選擇,栽培防病上。
(1)選用抗病品種。①華北型刺黃瓜:日光溫室專用品種有北京101、北京102、津優(yōu)303、萊發(fā)2號等;溫室和大棚品種有津優(yōu)401、寒秀等;露地專用品種有北京403、魯緣11號、洛蔬2號、津優(yōu)49、盛秋1號、博美4號、粵秀3號、津園12號、春秋亮豐等。②華南型旱黃瓜:露地栽培有春華1號;保護地栽培有鄂黃4號、塞納、煙農(nóng)1號;露地和保護地兼用有唐秋206、吉雜4號等。③水果型北歐溫室型黃瓜:中農(nóng)19號、中農(nóng)29號、迷你2號、迷你5號、綠多星、綠秀1號、南海3號、浙秀1號、康德、卡斯特、3966、戴多星等。
(2)栽培防病。選擇地勢平坦,排灌配套的地塊。施用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或有機活性肥,增施磷鉀肥。培育無病壯苗,定植后前期少澆水、多中耕,以土壤含水量20——25%為宜。澆水時需要選擇晴天上午,切莫陰雨天澆水。黃瓜生長中后期,使用尿素0.25公斤加白糖0.25公斤,兌水50升配成溶液,噴施葉面,也可使用1%尿素,或者0.3%的磷酸二氫鉀,追施葉面肥。5——7天1次,連續(xù)使用3——4次。
(3)防病。棚室采用聚乙烯無滴薄膜或轉(zhuǎn)光膜。采用高畦蓋膜栽培,使用滴灌或滲灌方式,注意溫室氣候調(diào)節(jié)。結(jié)瓜期晴天日出后閉棚增溫,至28℃后開始通風,控制溫度不能超過35℃,空氣相對濕度75%,夜間溫度控制在12——20℃。病害發(fā)生難以控制時,可考慮密閉棚室升溫到45℃左右1天,利用高溫殺菌,抑制病害發(fā)展。
(4)預防性用藥??蛇x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70%丙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噴霧,10天1次。
(5)治療性用藥??蛇x用5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20%氟嗎啉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劑500——800倍液,或60%氟嗎?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69%烯酰?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47%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氯溴異氰尿酸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7——10天1次,視病情考慮使用次數(shù)。
黃瓜灰霉病和霜霉病是大棚黃瓜種植中的常發(fā)病害,每年都會造成較大危害,如不及時防治,就會導致黃瓜減產(chǎn),給種植戶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不管是霜霉病還是灰霉病,能不用藥盡量不用藥,以無公害蔬菜為標準。堅持“預防為主、防控相結(jié)合”的原則進行防治。
關(guān)于黃瓜灰霉病和霜霉病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nóng)網(wǎng)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