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節(jié)魚缸水質的PH值?
惠農網·農技學堂
58189人閱讀
淡水養(yǎng)殖魚類的出血病是夏季高溫常發(fā)的一種病害,造成魚類出血病的情況有好幾種,那么魚出血病是什么原因導致的?用什么藥?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魚出血病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1、池塘管理不當
(1)池塘老化,底部有厚厚的淤泥之后,池塘底部的厭氧層中便會有大量的細菌,導致池塘中沒有足夠的氧氣,從而就容易爆發(fā)出血病。
(2)在放養(yǎng)魚種之后沒有及時進行消毒,或者在細菌滋生階段未能及時進行預防便容易爆發(fā)出血病。
2、水質管理不當
(1)水體中的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的含量超標,便容易爆發(fā)出血病。
(2)爆發(fā)藍藻、過量使用消毒劑以及絮凝劑、過量潑灑驅蟲藥、水溫過高等原因均容易爆發(fā)出血病。
3、日常管理工作差
(1)在進行肥水的時候,過度使用肥料,便容易導致水質過濃,從而增高水質中有害物質的含量,然后就容易爆發(fā)出血病。
(2)在發(fā)生錨頭蚤、中華蚤、車輪蟲、指環(huán)蟲等寄生蟲之后,便容易引起出血。
(3)拉網不當,損傷了魚體之后,細菌便會從傷口處入侵魚體,從而爆發(fā)出血病。
二、魚出血病用什么藥?
1、藥物種類
(1)魚出血病一般可以用黃芪抗病毒或者大黃中草藥進行防治,全池使用,用量為1-205mg/L。
(2)在發(fā)病季節(jié),全池潑灑表面活性劑、二氧化氯等消毒劑,通常可以有效的降低發(fā)生病害的幾率。
2、預防措施
(1)針對老化的池塘,需要做好改底工作,避免滋生大量的細菌。
(2)做好消毒工作,避免細菌滋生,降低魚類染病的幾率。
(3)在使用肥料的時候,宜采用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避免水質過肥,保持水體的穩(wěn)定。
(4)當天氣變化之后需要及時調節(jié)水質,增強水體的抗應激能力,避免水質劇烈變化。
(5)在拉網的前后需要進行1次改底消毒處理,防止網將底部的有害物質弄出來,從而污染水體,導致出血病的爆發(fā)。
以上就是關于魚出血病的介紹了,魚出血病治療時一定要分清具體的原因,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減少損失。
關于魚出血病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