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筍怎么種植才長得壯?
惠農網·農技學堂
22394人閱讀
萵苣即萵筍,萵筍作為一種廣受歡迎的蔬菜,其莖、葉富含萵苣素,營養(yǎng)價值頗高。它適應性強,在春秋兩季及越冬皆可栽培,尤以春季栽培最為常見,夏季收獲。那么萵苣種植方法和時間幾月播種?
一、種植時間
春萵筍:12月至3月可在大棚內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下旬則可選擇露地育苗。春季氣溫逐漸回升,適宜萵筍生長,通過大棚育苗可提前培育壯苗,為后續(xù)生長打下良好基礎。
夏萵筍:4月至5月上中旬進行露地栽培,5月下旬至7月則需利用遮陽網覆蓋,可采取直播或高密度栽植方式。夏萵筍面臨高溫環(huán)境,遮陽網覆蓋能有效降低溫度,減少烈日對幼苗的灼傷,為萵筍生長營造相對舒適的條件。
秋萵筍:7月至9月借助遮陽網覆蓋進行播種,之后實施育苗移栽。秋季種植萵筍時,遮陽網同樣關鍵,它能適當遮擋陽光,防止種子被高溫烤傷,提高發(fā)芽率和出苗率,為后續(xù)苗期生長創(chuàng)造有利環(huán)境。
越冬萵筍:10月至11月開展露地育苗。冬季氣溫較低,育苗過程中要注意保暖和保濕,確保幼苗安全越冬,為來年春季生長做好準備。
二、種植方法
(一)品種選擇
越冬萵筍與春萵筍:要挑選耐寒、適應性強且抽薹遲的品種,像耐寒白葉尖、耐寒二白皮、苦荬葉等。這些品種在低溫環(huán)境下能穩(wěn)定生長,不易因早春低溫而提前抽薹,確保春季收獲時品質優(yōu)良、產量可觀。
夏、秋萵筍:則需選用耐熱的早熟品種,例如耐熱白葉尖、苦荬葉、耐熱大大花葉、特耐熱二白皮、油麥菜等。這些品種能耐受夏季高溫,生長周期短,在秋季也能快速成熟,滿足市場需求。
(二)整土
挑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塊作為苗床至關重要。播種前5至7天,每畝施入4000至5000千克腐熟有機肥或500千克復合肥作基肥?;适┤牒笊罘恋?,整細整平,然后蓋上塑料薄膜靜待播種。良好的土壤條件能為萵筍生長提供充足養(yǎng)分,同時防止積水導致根部病害。
(三)育苗
若在5至9月播種,由于高溫炎熱,種子發(fā)芽較為困難,播種前需進行低溫催芽處理。具體操作是將種子在涼水中浸泡6至7小時后,用濕布包好置于20至25℃的環(huán)境中催芽,待80%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通過低溫催芽,能有效激活種子活力,提高發(fā)芽率,使幼苗整齊健壯。
(四)播種
播種采用播濕籽蓋薄膜的方式,出苗后及時撤去薄膜。播種后要澆上一層3至4成濃度的腐熟豬糞渣,并覆蓋一層薄稻草,或覆蓋黑色遮陽網。也可以直接播發(fā)芽籽或濕籽。出苗前在苗床土上雙層浮面覆蓋,出苗后改蓋銀灰色遮陽網。早晚澆適量水肥,保持床土濕潤,同時留意及時除草、間苗。合理的播種和覆蓋措施,能為幼苗提供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減少外界不良因素干擾,促進苗齊苗壯。
(五)定植
定植時,要挑選排水條件良好的壤土,每畝施入4000至5000千克腐熟有機肥。深翻土壤并整平,做好1.20至1.50米寬的高畦。起苗前,先對苗床澆水,使土壤保持一定濕度。當苗齡達到25至30天,長出5至6片葉時進行定植,株行距控制在20厘米×27厘米,定植深度以剛好埋到第一片葉柄基部為佳,栽好后立即澆壓蔸水。合適的定植時間、株距和深度,有助于幼苗扎根生長,避免種植密度過大引發(fā)病蟲害和生長不良。
(六)田間管理
定植后及時澆水是關鍵,待移栽成活后,兌水澆施氫銨每畝8至10公斤加普鈣10公斤。此后要控制水分和施肥,加強中耕管理,促使植株健壯生長。進入蓮座期至葉片封壟階段,需加大澆水追肥力度,每畝施尿素10至15公斤,硫酸鉀5公斤,滿足萵筍生長旺盛期的養(yǎng)分需求。莖部開始肥大時,進行第三次追肥,每畝穴施三元復合肥50公斤、硫酸鉀10公斤、尿素15公斤,為莖的充分發(fā)育提供充足動力??茖W的田間管理能精準調控水分、養(yǎng)分供給,促進萵筍健康生長,提升產量和品質。
(七)采收
萵筍在莖充分肥大之前可隨時采收嫩株上市售賣。不過,更要牢記其生長特點,收獲期也是抽苔最迅速的階段,若未能及時采收,植株抽苔后會導致莖部品質變硬、甚至中空,嚴重降低萵筍的產量與品質,造成經濟損失。因此,務必做到及時采收,當萵筍主莖頂端與最高葉片的葉尖相平時,便是最佳收獲期。為確保食用安全,采收前10天需停止使用農藥。
掌握萵筍的種植時間和方法至關重要。通過合理安排種植時間、精心挑選品種、精細整土、科學育苗播種、規(guī)范定植、嚴格田間管理和及時采收等環(huán)節(jié),可有效提升萵筍的產量和品質。
關于萵苣種植方法和時間幾月播種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惠農網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