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有哪些常見病蟲害?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1042人閱讀
近期湖南等區(qū)域遭受連續(xù)降雨洪澇影響,早稻等糧食作物也遭受了一定損失,此時災后補救技術措施是種植戶必須了解的知識,下面惠農(nóng)網(wǎng)小編分享早稻品種作倒種春直播栽培技術措施,以供參考。
早稻品種作倒種春直播栽培作為洪澇災害后救災生產(chǎn)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主要是選用早稻品種,不進行育秧移栽而直接將種子播于大田的一種栽培方式。這種栽培方式存在著季節(jié)緊、難全苗、草害重、易倒伏四大難題。因此,在生產(chǎn)上應特別注意掌握好“盡早播種、全苗早發(fā)、除草防害、增肥防早衰、健壯栽培防倒伏”等技術措施。
一、早稻選種及催芽方法
1、品種選擇
選擇苗期耐熱性好、后期耐寒性強,前期早生快發(fā)、分蘗力適中、抗病力強、植株較矮、抗倒性強的早熟或中熟常規(guī)水稻品種,如湘早秈45號、湘早秈42號、中早39、中嘉早17、湘早秈24號、湘早秈32號、湘早秈6號等,早播田塊盡量選擇生育期較長的品種,以提高翻秋的單產(chǎn)。
2、浸種催芽
準備工作:浸種前應通過泡挑出空秕粒。
催芽方式:使用“強氯精”浸種催芽,用“三起三落”的方式進行浸種催芽,手工撒播種子要求芽長有半粒谷長、根長有1粒谷長為宜;機械播種只要求種子催芽至“露白”即可。
注意事項:每公斤種子需要用“強氯精”2.5~3克浸種消毒,浸種時長為24小時,浸種對打破種子休眠期同樣具有一定作用。
二、水災后耕田、整地、施肥原則
1、及時清理稻田
水災后的稻田病菌、蟲子、落粒谷及雜物較多,先用清水漫灌或套灌,再用石灰等進行田間消毒滅菌。
2、精細整地
直播水稻的田面一定要整平、開溝。并且每隔3米左右開一條畦溝,作為施肥、打農(nóng)藥等田間管理的工作行。
3、施足基肥
整地同時施入基肥,每畝田施純氮6~8公斤、氧化鉀4~6公斤、五氧化二磷4~5公斤。
三、災后水稻播種注意事項
1、播種時間:
早稻各品種最遲播種期見上圖,盡早搶時間提前播種。
2、播種量:
每畝大田播種量:常規(guī)稻為7.5~10公斤。
四、災后水稻田間管理
1、保苗滅菌
播種時要有效預防暴雨、暴曬、鼠、雀害等危害。受水淹田應預防秧苗細菌性等病害,在秧苗三葉一心噴施“噻森銅”,每畝兩桶水,每桶水40克,可以消毒、消滅細菌等病害。
2、查苗補缺
為爭取平衡高產(chǎn),應在苗期采取人工補苗,疏密補稀,從二葉期開始可陸續(xù)補苗到五葉期,促進平衡生長。
3、化學除草
采用“一封二殺三補”技術。
一封:播種后第二天,每畝用50%的芐?丙60克進行封閉除草;
二殺:三葉一心,排干田水,用20%的氰氟?雙草醚每畝兩套裝進行除草除千金;
三補:五葉一心,對田間個別未除干凈的草塊進行點殺,每15公斤水對兩套20%的氰氟雙草謎選點噴施。
4、水分管理
播種后至三葉期的水、肥管理是保證全苗的關鍵,播后應保持田面濕潤,以畦面不開裂為度,若遇寒潮,宜灌水護苗,同時撒草木灰防寒。分蘗期灌2厘米薄水層促分蘗。當每畝苗數(shù)達20—22萬時,應立即露田曬田,控制無效分蘗。促進根系下扎和壯稈健株,提高分蘗成穗率。幼穗分化至揚花期保持淺水層,灌漿期間歇灌溉,干濕交替,保持田面濕潤。收獲前7天左右斷水。
5、施肥管理
本田施用斷奶肥,于3葉期每畝施尿素、氯化鉀各4公斤,促早生快發(fā);促壯蘗肥于6葉期每畝施尿素5—7公斤,氯化鉀4公斤壯苞;抽穗20%~30%時,禾苗葉色偏淡要噴施葉面肥,畝用“五增牌”谷粒飽1包(50克)加1公斤尿素對水50公斤作葉面肥噴施,可延長葉片功能期,促進齊穗,提高結實率,增加千粒重,提高單產(chǎn)。
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幫助到遭受水災的農(nóng)民朋友們,如果您的朋友圈里也有人處于洪水災情區(qū)域,請務必轉發(fā)給他,防范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