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產(chǎn)地及其養(yǎng)殖要點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28378人閱讀
紫菜薹越冬栽培是年前種,年后收的栽培方式。在其它蔬菜沒有上市之前,供應蔬菜的春淡市場。
選擇品種,作越冬栽培宜選擇耐寒性較強、生育期稍長的品種。如五彩紫墓三號、紅馬等。
播種育苗,以10月7日至10月22日為越冬菜薹的最佳播期。育苗一般采用撒播,種子撒入后耙入土中,注意不要覆土過深,不超過1厘米為宜,避免出苗困難,覆土后澆水。
定植,定植苗齡需30?40天。由于越冬栽培比秋冬栽培植株稍小,所以種植密度可稍大一點,可按1.1米開溝作壟,寬窄行種植2行,寬行7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30厘米。每畝約栽5000株。
施提苗肥,定植后5?7天必須追施提苗肥。第一次在幼苗成活后,每畝可施用5~10公斤尿素或稀糞水1000公斤沖施。約二十天左右追施第二次肥料,30公斤復合肥加10公斤尿素。
灌水,秋末冬初時多干旱,要及時灌水,特別是蓮座葉生長期需水量很大,要滿足需要。
防蚜蟲,冬天其他蟲害、病害少,但蚜蟲有時很多,需經(jīng)常觀察,發(fā)現(xiàn)蚜蟲要及時噴藥預防。
施封行肥,植株封行前,在壟中間溝施一次重肥。每畝1500人,畜糞加15公斤尿素。
施壯薹肥,12月下旬至翌年2月初,適當增施磷、鉀肥各10公斤,控制施氮肥。
采收,除正常采收外,在嚴霜或冰凍來臨前,應將田間已抽出的薹全部掐掉,以免其凍壞喪失商品價值。
另外,根據(jù)植株生長情況,每采收3~5次可追施一次肥,每畝施用尿素1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