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種植灌漿期怎么管理?小麥種植灌漿期高產(chǎn)管理技巧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5330人閱讀
種植小麥的農(nóng)民朋友都知道小麥是“三分種,七分管”,由此可見田間管理對于小麥的生長發(fā)育、豐產(chǎn)豐收有多重要。今年由于天氣原因小麥播種偏晚,對于播種偏晚而影響冬前生長的麥苗,因其冬前分蘗不足,個體小,次生根少,如果不采取補救措施,將嚴重影響群體質(zhì)量和產(chǎn)量的形成,現(xiàn)在應當及時施肥,促進苗情轉化。其次,對于播種較早,田間形成的旺苗,不僅不利于幼穗發(fā)育,同時會出現(xiàn)凍害的危險,后期還會造成穗小粒輕,出現(xiàn)倒伏的現(xiàn)象,對于這部分田塊,應積極采取田管措施,控制旺長。對于特別旺的苗,在越冬期進行控旺的時候,可以采用一個是化控,就是用助壯素,或者是多效唑,多效唑一畝用15—20毫升,助壯素是一畝在20—30克。人為的用機械進行控旺,應當在上午10點鐘以后,下午5點鐘以前,等解凍過后、露水干了這個時間進行。
冬小麥從出苗到越冬,生育特點是長根、長葉、長分蘗、完成春化階段,即三長一完成,生長中心是分蘗。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是在保苗的基礎上,促根增蘗,使弱苗轉壯,壯苗穩(wěn)長,確保麥苗安全越冬,為來年穗多、穗大打下基礎,抓緊最后時間做好冬小麥越冬前管理很重要。
1、冬灌要適時,酌情施肥
越冬水是保證小麥安全越冬的一項重要措施,能防止小麥凍傷死苗,并為翌年返青保蓄水分,做到冬水春用,春旱早防;越冬水的時間要因地制宜,對于地力差、施肥不足、群體偏小、長勢較差的弱苗麥田,越冬水可于10月底--11月上旬早澆,并結合澆水追肥,一般畝追尿素5-10公斤,促使小麥早返青,鞏固冬前分蘗,增加分蘗成穗率,使冬肥春用;對于一般壯苗麥田,當日平均氣溫下降到5℃左右(11月中旬)夜凍晝消時澆越冬水為最好,早澆氣溫偏高會促進生長,過晚會使地面結冰凍傷麥苗,在大凍之前完成,冬水要在晴天上午進行,水量不宜過大,但要澆透,以水后當天全部滲入土中為宜,切忌大水漫灌。
2、綜合防治病蟲害
冬前對播種較早旺長的麥田,灌冬水前畝用100克矮壯素化控一次促進根系生長麥苗長勢穩(wěn)健;結合化控防治病蟲害畝噴20%三唑酮50克+50%多菌靈70克殺菌劑和10%吡蟲啉2500倍液或20%啶蟲咪液劑3000倍液噴霧防治病蟲害發(fā)生,同時,關注蠐螬、螻蛄、金針蟲、地老虎、等小麥主要地下蟲害發(fā)生情況及時做好防治工作。
3、嚴禁牲畜啃青
越冬前加強冬麥地的管護防止牲畜啃麥。畜禽啃食麥苗后不僅損傷地上部莖葉還容易使根系松動,減少分蘗節(jié)覆蓋程度,削弱抗寒能力加重凍害,同時植株綠色面積的減少會使養(yǎng)料的制造和積累明顯下降,影響返青后恢復生長時所需養(yǎng)分的供應,造成穗少、穗小、粒少、千粒重低、降低產(chǎn)量。因此要做好宣傳和麥田管護工作積極引導百姓不要在麥田放牧,避免因畜禽啃青引起冬小麥凍害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冬小麥越冬前的管理措施不可少,小麥是否豐產(chǎn)決定了種植戶的經(jīng)濟利益,因此只有做好管理才能獲得豐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