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區(qū)蘆筍日光溫室育苗技術(shù)要點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xué)堂
4586人閱讀
蘆筍因其種植時間段、成活率高,種植效益快,種植一次可以采收十年之久,是高效經(jīng)濟作物之一,在加上本身富含豐富的蛋白質(zhì),具有活血通經(jīng)和防癌,因此備受消費者青睞,在高產(chǎn)種植蘆筍方面,因重點抓好以下幾點。
一、培育壯苗
想要培育壯苗,第一步就是選擇優(yōu)良品種,其次建立苗圃地進(jìn)行育苗,蘆筍最佳建圃期為6月份,育苗大約需要三個月。育苗后需起畦點播,株行距為16.5cm×16.5cm,移苗時選擇10-20條根的中苗最適宜。
二、整地移植
由于蘆筍喜歡潮沙壤土,因此在移植之前需將土壤多次松土清除雜質(zhì),在充分曬白后每畝地施入腐熟農(nóng)家糞肥4000-5000kg或100-150kg餅肥、過磷酸鈣150kg、氯化鉀30kg,在施撒肥料后進(jìn)行翻犁,對于餅肥則要加水腐熟8-10天再混合過磷酸鈣和氯化鉀,施于溝(深30-40厘米)中覆土后植苗。
三、合理密植
蘆筍組價植苗期在8-9月份,播種后的第二年三四月份則可以采收,植苗的株行距為25cm×160cm,在種植時需將根部理成兩半后固定定植于溝穴里,定植時鱗芽朝向畦中線,之后覆蓋5-6cm的泥土,壓實后澆足定根水。
四、加強水、肥管理
1、苗期
采用溝灌的澆水方法,每隔20-25天澆灌一次,同時要開通排水溝,防止下雨積水。在定植后的20天進(jìn)行第一次施肥,每畝地施復(fù)合肥5kg兌水1000kg穴施或開溝施,在定植后40-60天,每隔25-30天施肥一次,每畝地施復(fù)合肥25—50kg或尿素10-20kg+氯化鉀6-12.5kg。在定植后四個月到采收期前,每隔25天施肥一次,每畝地用尿素20kg、氯化鉀12.5kg溝施,施肥后需澆水。
2、采收期
采收期每隔15-20天施一次肥,每畝地施尿素20kg、氯化鉀12.5kg,同時要開通四邊溝和田中溝,有利于晴天灌水,防止雨天積水。
五、定母莖
定母莖在定植后的5-6月,等幼苗抽生最后一批莖株粗達(dá)0.8-l厘米時就可以作為定母莖,在定母莖之前需每畝地施入溝施尿素30kg、氯化鉀15kg,在選定定母莖后要即時整畦進(jìn)行大培土,培成30—40CM高的廂畦。
六、防治病蟲害
1、蘆筍常見病害:莖枯病、炭疽病;常見害蟲:有地老虎和青蟲。
2、莖枯病防治:可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40%多菌靈500倍液噴霧,幼苗、成苗期每10—15天噴一次,母莖選留期每5-7天噴一次。
3、炭疽病防治:可用7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每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但采筍前7天嚴(yán)禁噴藥
4、地老虎青蟲防治:青蟲1-2齡時可用安綠寶1000倍液噴殺,青蟲大齡幼蟲及地老虎可采用人工捕殺。
七、換苗
在采收蘆筍三四個月后,之前的苗就會逐漸老化,這時可以將苗全部清除留下根薯即可,之后開壟施肥攻薯出苗,一般每年換苗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