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豐產(chǎn)豐收技術(shù)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xué)堂
2807人閱讀
西紅柿因其豐富的營養(yǎng),成為居家餐桌主要食材之一,但這幾年西紅柿病害卻在不斷加重,常見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葉霉病、葉斑病、青枯病、莖基腐病、病毒病、根結(jié)線蟲病等;主要蟲害有美國斑潛蠅、白粉虱、銀紋夜蛾等。生理病害主要是臍腐病等。這些病蟲害對西紅柿產(chǎn)量及質(zhì)量造成嚴重危害,嚴重影響經(jīng)濟效益。下面小編為大家說說西紅柿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1 猝倒病
1.1 癥狀
猝倒病發(fā)生于苗期。幼苗受害后, 莖基部呈水浸狀病斑, 病部很快變黃褐色, 并縊縮呈線狀, 由于病情的迅速發(fā)展, 可在子葉尚未凋萎之前, 幼苗即折倒。有時幼苗尚未出土, 胚莖和子葉就已經(jīng)腐爛。苗床開始發(fā)病僅個別幼苗表現(xiàn)病癥, 并以此中心向周圍擴展, 濕度大時, 幼苗成片猝倒。病苗殘體表面及附近床面長出白色絮狀菌絲。
1.2 防治措施
1.2.1 苗床土消毒:
常用的藥劑有代森鋅、多菌靈、拌種雙、福爾馬林等。具體方法:一是用50%多菌靈或40%拌種雙, 每平方米8~10克, 如前配成藥土施用;二是用福爾馬林熏蒸, 在播種前2~3周, 為床土耙松, 澆灑100倍液的福爾馬林, 每平方米床土用藥液2~4千克并用塑料布或用麻袋覆蓋4~5天, 然后揭去覆蓋物耙松處理過的床土。2周后, 待藥液充分揮發(fā)后可播種;三是有條件的, 可采用蒸汽加溫處理, 進行苗床土消毒。發(fā)現(xiàn)少量病苗時, 應(yīng)拔除病株, 撒施少量干土或草木灰去濕, 適當(dāng)通風(fēng)排濕;及時分苗,
1.2.2 藥劑防治:
進行局部施藥, 抑制病害發(fā)展??蛇x用的藥劑有: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或64%殺毒礬M8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或72.2%普力克水劑400~600倍液澆灌, 每平方米2~3升, 隔7~10天1次, 視病情防治1~2次?;蛴?4%惡霜靈+代森錳鋅550倍噴霧, 安全間隔期3天。
2 立枯病
2.1 癥狀
幼苗期均可發(fā)病。病苗莖基變褐, 后病部收縮細縊, 莖葉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 夜間恢復(fù), 當(dāng)病斑繞莖一周時, 幼苗逐漸枯死, 一般不倒伏。病部初生橢圓形暗褐色斑, 具同心輪紋及淡褐色蛛絲狀霉, 是本病與猝倒病區(qū)別的重要特征。
2.2 防治措施
2.2.1 加強苗床管理, 注意提高地溫, 科學(xué)放風(fēng), 防止苗床或育苗盤高溫、高溫條件出現(xiàn)。
2.2.2 苗期噴灑01%~0.2%磷酸二氫植寶素7500~9000倍液, 增強植株抗病力。
2.2.3 用種子重量0.2%~0.3%的40%拌種雙、50%多菌靈拌種。
2.2.4 苗床或育苗盤藥土處理??蓡斡?0%拌種雙粉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也可用40%五氯硝基苯與福美雙1∶1混合劑, 以每平方米苗床施藥8g處理土壤, 處理時先將藥劑加5kg細土混勻, 下鋪1/3, 上蓋2/3 (方法同菜苗猝倒病) 。
2.2.5 發(fā)病初期噴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 (利克菌) 1200倍液, 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 或5%井岡霉素水劑1500倍液, 或15%噁霉靈水劑40倍液。猝倒病、立枯病混合發(fā)生時, 可用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加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淋, 每米2~3L, 視病情隔7~10d一次, 連續(xù)防治治2-3次?;蛴?2.2%霜霉威水劑800倍噴霧, 安全間隔期5天。
3 早疫病
3.1 癥狀
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 主要侵害葉、莖、花、果實。葉片初呈針尖大的小黑點, 后發(fā)展為不斷擴展的輪紋斑, 邊緣多具淺綠色或黃色暈環(huán), 中部現(xiàn)同心輪紋, 且輪紋表面生毛狀物, 別于圓紋病;莖部染病, 多在分枝處產(chǎn)生褐色至深褐色不規(guī)則圓形或橢圓形病斑, 凹或不凹, 表面生灰黑色霉狀物, 葉柄受害生橢圓形輪紋斑, 深褐色或黑色, 一般不將莖包住, 果實染病, 始于花萼附近, 初為圓形或不定行褐色或黑色斑, 凹陷, 后期果實開裂, 病部較硬, 密生黑色霉層。病菌一般從氣門和傷口中侵入, 也能從表皮進行侵入。早疫病的分生孢子生命力很強在室溫下可存活17個月之久。早疫病是一種高溫高濕的病害。
3.2 防治措施
3.2.1首先避免連作, 其次做好田間的管理工作, 增強番茄的抗病能力。
3.2.2防治早疫病應(yīng)越早越好, 大發(fā)生后噴藥很難控制住病情。其方法是10%寶麗安可濕粉1500倍液, 1.5%多抗霉素可濕粉300倍液, 75%百菌清可濕粉600倍液, 77%可殺得101微粉粒600倍液, 50%撲海因可濕粉1500倍液, 70%代森錳鋅600倍液等。
4 晚疫病
4.1 癥狀
西紅柿疫病又稱晚疫病, 危害番茄的葉片、葉柄、嫩莖和果實。以葉片和青果受害嚴重。發(fā)病時常減產(chǎn)2-3成, 嚴重時導(dǎo)致毀棚。幼苗常在接近地面的莖部發(fā)現(xiàn), 病斑黑褐色。果實上的病斑多發(fā)生在蒂部附近和有裂縫的地方, 圓形或近圓形, 褐色或黑褐色, 稍凹陷, 其上長有黑色霉, 病果常提早脫落。
4.2 防治措施
4.2.1選用抗病品種, 一般早熟品種、窄葉品種發(fā)病偏輕, 高棵、大秧、大葉品種發(fā)病偏重;多品種輪換或混合栽培, 發(fā)揮品種自身的抗病、防病效果。不與易染病的番茄輪作, 阻斷或減少土壤傳播源。
4.2.2發(fā)現(xiàn)中心病株應(yīng)及時拔除, 并用1∶1∶200的波爾多液封鎖發(fā)病中心或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 每7天1次, 連噴2-3次。
4.2.3藥物防治:全棚噴藥或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疫毒靈可濕性粉劑250倍液噴霧, 每次用量25-30公斤。5~7天用藥一次, 連用3~4次?;蛴?0%乙磷錳鋅可濕性粉劑300倍噴霧, 安全間隔期5天?;?2.2%霜霉威水劑800倍噴霧, 安全間隔期5天。
5 番茄葉霉病
5.1 癥狀
葉霉病主要為害番茄葉部,有時在莖、花和果實上也有發(fā)生。發(fā)病初期,葉面出現(xiàn)黃綠色不規(guī)則形斑塊,葉背長出一層灰白色至茶褐色絨霉,條件適宜時,葉片也長出霉層。病斑擴大后常以葉脈為界,形成不規(guī)則形大斑,病葉變干、卷縮,最后枯死。嫩莖及花梗、果柄上也能產(chǎn)生和葉部相似的病斑,并可延及花冠,引起花梗。果實受害常在蒂部形成圓形黑色病斑,以后逐漸硬化、凹陷。在空氣濕度達95%以上,氣溫20~25℃的條件下,病菌迅速繁殖,10~15天即可使整個保護地普遍發(fā)病。
5.2 防治措施:
保護地栽培要注意通風(fēng),降低濕度,適當(dāng)控制澆水,特別是催果期間,不要大水大肥猛攻,以防室內(nèi)過濕,引起病害,露地番茄,在雨水多、濕度大的年份也易發(fā)生葉霉病,所以栽植不宜過密,并注意通風(fēng),適當(dāng)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6 番茄棉疫病
6.1 癥狀
主要為害果實,也為害葉片,為害嚴重。
果實發(fā)?。合仍诮敾蚬绮堪l(fā)病,長有表面光滑的淡褐色斑,有時長少量自霉,后形成同心輪紋狀斑,變?yōu)樯詈稚?,皮下果肉也變褐。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白色霉狀物,病果多保持原狀,不軟化,易脫落。
葉片發(fā)病:出現(xiàn)水浸狀褪綠大斑,慢慢腐爛,有時可見同心輪紋。
6.2 防治措施
6.2.1 選種抗病品種;實行輪作;開溝起壟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澆水,及時排水,保證通風(fēng)透氣;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長勢;及時清除殘枝敗葉,集中處理,減少病源。
6.2.2 發(fā)病初期,可選用以下藥劑防治:烯肟菌酯+百菌清;嘧菌酯,或錳鋅·霜脲。
以上就是西紅柿病蟲害的防治措施,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