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大白菜為何不包心?如何防治呢?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7385人閱讀
在我國的北方地區(qū),大白菜是家家戶戶的主食蔬菜品種之一,因此大白菜面積種植廣泛,但是有時由于氣候、肥水和貯藏不當?shù)纫蛩氐挠绊?,經常會產生大白菜干燒心病這種病害。下文就從大白菜干燒心病的癥狀特點、發(fā)病原因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
1 癥狀特點
大白菜干燒心病一般在蓮座期開始發(fā)病,心葉邊緣干黃、向內傾卷,嫩葉邊緣呈水漬狀、半透明,脫水后萎蔫呈白色帶狀,有的幼嫩葉片表現(xiàn)干邊,生長受抑制,包心不緊,葉球頂部邊緣向外翻卷,葉緣逐漸干枯黃化,病斑擴展,葉部組織呈水漬狀、無臭味,葉片上部也逐漸變干黃化,葉肉呈干紙狀。發(fā)病部位和健康部位的界限較為清晰,葉脈黃褐至暗褐色,主要在葉球中部的葉片發(fā)病,即由外向內數(shù)的 17~35 片葉之間,重病株葉片大部干枯黃化。田間種植于結球初期發(fā)病,到結球后才顯癥,貯藏期達嚴重程度,由干心變腐爛。
2 發(fā)病原因
大白菜干燒心病是由于某些不良環(huán)境條件造成植株體內生理缺鈣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它不僅在酸性缺鈣的土壤中形成,也會在石灰性富含鈣素的土壤中形成。誘導干燒心病的因素多與以下條件有關:
2.1 氣候條件
空氣濕度與干燒心病關系密切,其次是降水量。生育期特別是蓮座期、結球期天氣干旱少雨又不能及時灌溉,或空氣濕度、土壤濕度過大等,都影響根系對鈣的吸收和運轉,導致缺鈣。
2.2 偏施氮肥
偏施氮肥尤其是銨態(tài)氮肥等,過多的鹽分抑制了根系對水分和土壤養(yǎng)分的吸收,鹽離子還與土壤中的鈣離子發(fā)生拮抗作用,降低鈣離子的活性。因此大白菜干燒心病的發(fā)病率隨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2.3 貯藏條件
大白菜貯藏期間各種代謝活動仍在進行,而鈣離子供應已停止,病情會繼續(xù)加重,引起干燒心病的發(fā)生,特別是在溫度高、通風條件差的情況下病情發(fā)展很快。
3 防治措施
3.1 選好園田,精耕細作
要選擇土壤肥沃、質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塊作園田,直播前要精細整地,做到上虛下實、土碎地平,以促進根系發(fā)育,提高吸肥供肥能力。
3.2 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
根據(jù)大白菜在整個生長期中吸收的鉀最多、氮磷最少的需肥特點,在施肥上要增施有機肥,配施磷鉀肥,使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保持在 2.5%~3.0%為宜,大白菜不但產量高、質量好,也不會發(fā)生干燒心現(xiàn)象。
3.3 防止干旱,以水調肥
土壤干旱缺水時鈣的有效性差,而水分過多時又會抑制根系對養(yǎng)分的吸收。因此,在大白菜整個生育期要采用小水勤澆的方式,始終應保持土壤濕潤、不干不澇。大白菜進入蓮座期以后,東北大部分地區(qū)是秋高氣爽、持續(xù)干旱,要每隔15天左右溝灌水1次,但在收獲前10天應停止灌水,以防葉球含水量過多而不耐貯藏。
3.4 科學追肥,根外補鈣
大白菜從蓮座期開始應追施鈣肥。9月中旬大白菜開始包心到大白菜砍收前 15 天向心葉連噴 2~3 次 0.5%的氯化鈣溶液,防干燒心率 90%以上。
3.5 及時采收
大白菜生長時需要的濕度大,所以應及早挑選葉球較堅實的植株收獲,收獲期不宜拖延太久,一般為 10~15 天,成熟過度常會造成裂球而降低品質。
3.6 科學貯藏
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將大白菜貯藏在溫度 0℃、相對濕度80%~90%、通風良好的地方,以減輕貯藏期發(fā)病程度,推遲干燒心病出現(xiàn)的時間。
如果您家的種植的大白菜也發(fā)生了這種病害,那就快快來惠農網(wǎng)學習怎么防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