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在貯藏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建議收藏)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11074人閱讀
不管是種植業(yè)還是養(yǎng)殖業(yè),農戶朋友都是想盡量的減少一些藥物的使用,畢竟藥物的施用用多了,多多少少都會對養(yǎng)殖或者種植的東西造成危害。所以大家要根據(jù)實際情況精準把握用藥程度,下面咱們要學習的就是怎么精準把握漁用殺蟲藥物安全高效使用濃度。
一、看對象
不同養(yǎng)殖品種對不同藥物敏感度不同,選擇殺蟲藥時,既要對寄生蟲有殺滅效果,又要對養(yǎng)殖品種安全。
1.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敵百蟲、辛硫磷等常用于普通淡水魚養(yǎng)殖池塘,阿維菌素、伊維菌素通用于所有養(yǎng)殖品種,有機磷類(敵百蟲、辛硫磷等)嚴禁使用在鱖魚及淡水白鯧養(yǎng)殖池塘。有機磷類、菊酯類殺蟲藥一般情況下不應在無磷魚類養(yǎng)殖池塘使用,如:黃鱔、長吻、大口鲇、斑點叉尾等名特優(yōu)養(yǎng)殖品種。
2.外用殺蟲藥分為專殺型、通殺型兩類殺蟲藥。指環(huán)蟲、三代蟲驅殺藥物甲苯咪唑嚴禁在鱖魚及珍珠蚌養(yǎng)殖池使用,代森銨類嚴禁用于烏鱧、鱖魚及甲魚養(yǎng)殖池塘,重金屬離子類如硫酸銅慎用于無磷魚及鱖魚養(yǎng)殖池塘,硫酸亞鐵嚴禁用于烏鱧養(yǎng)殖池塘。
二、看天氣
殺蟲藥施入水體后,在殺滅寄生蟲的同時也將水體中的微生物殺死,寄生蟲及微生物尸體在水體分解、發(fā)酵會消耗水體大量溶氧;其次,會阻礙水體物質循環(huán),從而使魚類處于應激狀態(tài);再者,殺蟲藥的刺激使魚類在應激狀態(tài)下適應新環(huán)境,對水體溶解氧濃度要求增加,遇上陰雨天水體中光合作用較弱,溶氧較低,氨氮、亞硝酸氮、硫化氫等各種有害物質濃度極易升高。
所有外用殺蟲藥最好在連續(xù)2~3天晴好天氣下使用,天氣突變時禁止使用外用殺蟲藥;陰雨天、確需殺蟲時可用阿維菌素、伊維菌素、戊二醛為主要成分的外用殺蟲藥。
三、看水色
池塘浮游生物量直接關系到水色的變化及透明度的大小,透明度大小可直接反映出池塘水質肥瘦程度,一般以25~35厘米為宜,好的水色一天內早晨較淡,中午較濃,傍晚更濃,同時也映射出池塘水質的“肥、活、嫩、爽”。
水質清瘦、藻類不豐富時,嚴禁使用外用殺蟲藥,特殊情況可低濃度局部使用阿維菌素、伊維菌素類,水質過肥時可適當增加用量。使用外用殺蟲藥時,為增加療效,可配合使用硫酸亞鐵(烏鱧養(yǎng)殖池塘除外)。不良水質如:黑水、紅水、濁水及寡水禁止使用外用殺蟲藥。
四、看季節(jié)
早春時期,池塘溫度較低,有機質較少,水質清瘦,不宜大劑量使用殺蟲藥;夏季、秋季池塘有機質較豐富,水質較肥,可適當增加使用劑量。
春季使用殺蟲藥的用量應為低劑量,夏季和秋季可視水質情況適當提高用量。因季節(jié)交替而引發(fā)的氣溫、水溫劇烈變動時不宜使用有機磷及菊酯類殺蟲藥,確需殺蟲時可選用阿維菌素、伊維菌素為主要成分的殺蟲藥,同時開動池塘增氧機。
五、看濃度
所有外用殺蟲藥使用時必須注意藥物有效成分的含量,其用量應參照使用說明書或在專業(y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使用。
六、其他事項
1.大水面養(yǎng)殖使用殺蟲藥物宜使用阿維菌素、伊維菌素類,水深超過2米時,應按2米計算使用濃度。
2.不同類型的殺蟲藥應交替使用,避免寄生蟲產(chǎn)生耐藥性,增加殺蟲效果。
3.水質不良時,首先調水,再使用殺蟲藥。
4.苗種培育池塘使用外用殺蟲藥時應減半使用劑量。
5.把握養(yǎng)殖水體pH變化情況,適當增減用藥濃度。
6.養(yǎng)殖魚類發(fā)生缺氧浮頭時,嚴禁使用任何殺蟲藥。
來源:《科學養(yǎng)魚》
作者:郭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