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幼樹怎么管?來年掛果與不掛果幼樹管理大不同
惠農網(wǎng)·農技學堂
3166人閱讀
柑橘高接換種有哪些要點?有經(jīng)驗的人表示只有保證換種樹的長勢良好完整才能確保柑橘高接換種的有效開展,下面咱們就一起來學習柑橘優(yōu)新品種高接換種技術和接后管理。
一、高接前的準備工作
(一)肥水管理
高接換種技術是在柑橘樹一年生時采取的一種改良柑橘品質的新型栽培技術。為此,針對需要進行高接換種操作的柑橘樹,在其第一年生長期間需要做好肥水管理工作,保證自身營養(yǎng)的有效積累,這樣在進行換種操作之后才能保證成活率。主要肥水管理措施為在柑橘樹生長期,最好是 8—9 月,根據(jù)柑橘樹的長勢,在樹干周邊挖設三四條規(guī)格為深 40 cm、寬 30 cm 的施肥溝,施加高氮復合肥及有機肥,同時在特定的期間施加葉面肥,以提升柑橘樹的長勢。
(二)整枝修剪
高接換種技術對換種樹具有較高的要求,在實際嫁接前期需要對換種樹的樹高進行控制,需要修剪主枝控制主枝數(shù)量,確保骨干樹枝之間的間距。同時,對柑橘樹的透光性進行有效控制,為后續(xù)的嫁接作業(yè)提供便利。為了保證接種樹的長勢符合接種技術要求,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去除柑橘樹的中心主干,打開樹冠的內堂,剪去多余的樹枝,僅保留長勢良好的三四條主枝即可。同時,處理好砧樁的接口高度,一般在 1 m 左右。除此之外,為了避免柑橘樹的水分被大量蒸發(fā),還需酌情留取少量的輔養(yǎng)枝。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輔養(yǎng)枝的位置必須在砧樁接口的下方。
二、柑橘優(yōu)新品種高接換種技術
(一)選擇高接換種對象及品種
由于高接換種技術的應用對樹種具有一定的改良作用,但是高接換種操作的成功率與高換對象的長勢和生長特性有直接聯(lián)系,一旦高換對象選擇不合理,就會降低高接換種技術水平,使其無法發(fā)揮改良品種的作用,也無法提高柑橘的長勢和產量。為此,在選擇高換對象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優(yōu)先選擇市場需求較大的品種;柑橘樹需適應當?shù)氐臍夂颦h(huán)境與地質條件;樹木長勢良好,最好是已經(jīng)培育一年以上的青壯年樹。同時,確保高換對象不存在病蟲害問題,尤其是病毒病,這樣才能保證高接換種技術的有效應用。另外,要選擇產量較高且具有一定區(qū)域特色的柑橘品種,保證柑橘種植的經(jīng)濟效益。
(二)確定高接換種時期
就以往的高接換種技術實行經(jīng)驗來看,要想保證高接換種的發(fā)芽率,就必須選擇適當?shù)母邠Q時間。一般 2—3 月和9—10 月所實行的高換操作獲取的成活率和結果率相對較高。春季換種成活率在95% 以上,且能夠快速結果,有效提升柑橘種植的經(jīng)濟價值。秋季換種的成活率在90%以上,高換第2年便可以開花結果。
(三)接穗采集
接穗采集指的是采集優(yōu)良的一年生柑橘樹種的樹梢,將其作為接穗。接穗的品質與高接換種技術的成果具有直接聯(lián)系,為此,在采集接穗時需要確保所采集的樹梢為生長發(fā)育良好、芽體飽滿、具備高產和良好的抗病蟲能力的品種。同時,需要保證選擇的樹梢為健康樹枝,沒有明顯的病蟲害侵蝕現(xiàn)象。
(四)截干
實際的截干操作需要依據(jù)柑橘樹的生長形狀及樹枝的分布情況進行操作。一般僅需要在樹干中選擇分布位置適當?shù)娜臈l主枝作為高換枝,其余的多余枝干可以全部截去。一般將截干的截取力度控制在距離地面 1.5 m 以內為宜,避免截干部位距離地面過高,造成營養(yǎng)運輸緩慢對樹木的長勢產生一定影響,同時還會影響高換的接芽成活率。除此之外,對截干的鋸口具有較高的要求,要保證截面整齊,不得撕裂樹皮,同時在截面涂抹多菌靈和凡士林,既要保證傷口的愈合速度,又需要降低水分蒸發(fā)的速度,涂抹的藥物還可以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
(五)嫁接方法
在春季進行高接換種操作時,一般選用切接和腹接結合的方式。就單芽嫁接而言,所采用的主要嫁接方式為切接。依據(jù)柑橘樹生命周期的不同,需要制訂不同的嫁接方案,對于八年生以下的柑橘品種來說,需要將嫁接接口控制在距離地面 1.0 m 左右,同時保證接芽的數(shù)量為10~15個;對于八年生以上的柑橘樹種來說,則需要將嫁接接口控制在距離地面 1.5 m 以內,將每株樹的接芽數(shù)量控制在 25 ~ 30 個。
切接的主要操作方式為將接穗的基部朝向外側,從接穗中相對較窄的一側入手,從芽的下部斜向削出 60°的斜面,之后將接穗翻轉,使其平整面朝上,在芽上削去 2 ~ 3 mm 的表皮,控制好削皮操作的力度,去除的皮層不宜過厚也不宜過淺。同時需要保證一次削皮到位,不得出現(xiàn)重復削皮的操作,削皮力度控制在芽體表面不存在綠色為宜。如果芽體表面還存在綠色,就證明削皮力度不足,這對芽體的愈合程度和發(fā)芽率將帶來一定影響,而過度削皮也會導致芽體的成活率降低。芽體削好之后需要立即放置在事先準備好的清水盆中,避免在陽光的作用下快速枯萎,無法進行后續(xù)的嫁接操作。在進行具體嫁接操作時,需要保證切面與芽體底部緊密結合,使其能夠重新形成新的輸導組織,保證芽體在高接對象中獲取一定的養(yǎng)分供應,進而達到出芽的目的。
三、柑橘優(yōu)新品種高接換種后的管理
(一)挑芽
春季高換,當新芽長出后應用小刀挑破芽苞處薄膜,露出新芽。
(二)解膜
當春梢老熟后,用刀劃斷包裹的薄膜,不可解膜,秋梢停長后解除全部薄膜。
(三)除萌、疏梢與摘心
高換后應及時用小刀消除砧上的萌芽,在新梢長 2 cm 時,每個基枝保留兩三條新梢,多余的疏去。春梢長至 20 ~30 cm時及時摘心,夏秋梢長至25~30 cm時摘心,晚秋梢留三四片葉摘心。
(四)枝梢護理
第2次新梢生長后,對外圍、頂部的新梢要設立支柱保護,9月上旬對樹冠四周及頂部直立旺長擾亂樹形的枝可疏除,長勢較強的枝可用撐、拉的辦法開張角度,促進花芽分化。
(五)施肥灌水
春換下樁后及時補充肥水,5—9月每月施肥一次,以高氮復合肥為主,根據(jù)柑橘樹體大小及長勢確定施肥量,配合施用有機肥,各次新梢停長后用 0.3%尿素加 0.3% 磷酸二氫鉀以及其他葉面肥進行根外追肥,一年根外追肥五六次。
(六)病蟲害防治
高換果園主要病蟲害有蚜蟲、潛葉蛾、炭疽病和紅、黃蜘蛛等,根據(jù)情況及時防治。一般5—10月每月噴施一次殺蟲劑+殺菌劑+葉面肥,加強病蟲預防。
(七)果園生草
高換后果園內一般不間作其他作物,可在9月撒三葉草等綠肥作物,如果三葉草長勢差,可在第2年3月補撒一次,防止果園內長出其他雜草,減少除草成本,形成良好的果園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果品品質。
四、結語
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各類水果的營養(yǎng)價值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高接換種技術可以起到改良品種、提升柑橘品質的重要作用,因此受到了農戶的廣泛關注。而為了提升柑橘的品質和產量,需要加大對高接換種技術的研究力度,從根本上促進柑橘種植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關于柑橘高接換種技術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以下推薦的內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