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土傳病害綜合防治技術(shù)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2613人閱讀
種植馬鈴薯的農(nóng)戶都知道,由于早春剛播種馬鈴薯的時候溫度較低,且溫度變化大,大家都會采用地膜種植。地膜可以起到增溫、保墑的作用。但我們也知道,隨著馬鈴薯的生長,苗期是需要揭膜的,如果揭膜時間不合適,對馬鈴薯的產(chǎn)量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那么該什么時候揭膜呢?
1、及時放苗
馬鈴薯一般播后15-20天出苗。但由于播種時方法不一,每個種塊的芽勢不一,芽勢壯的出苗早,反之出苗晚,這就要求種植戶要及時做好放苗工作。
但在實際操作中,就不那么簡單,如果某一天氣溫很高,放苗時,對于那些似出非出的苗如果不清楚的話,不能及時放苗,可到中午時,膜下的溫度達到30度,這種情況一定會導致燒苗。燒苗后,重新長苗不容易,就容易形成了老少幾代苗,對產(chǎn)量影響很大。因此,要及時進行放苗工作。
2、適時揭膜
地膜在最初的10多天已經(jīng)起到了主要作用,此時揭膜可以防止造成燒苗現(xiàn)象,也避免了放苗的工費。因為馬鈴薯最適宜的溫度是21度左右。3月底,4月初的平均溫度一般為15度左右,等出全苗時,地膜的作用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而且在種植時會發(fā)現(xiàn),在種后半月,揭去地膜的條帶,葉色濃綠,植株健壯,收獲時產(chǎn)量較高;而未揭膜的條帶,卻苗子不整齊,葉片微黃。
在早熟栽培中,覆膜的主要作用是保溫增加地溫,因此,進入溫度比較高的季節(jié)后,如果植株已經(jīng)封壟,則可以不揭膜。如果遇到氣溫高,而苗子又沒有封壟,還沒有揭膜或不想揭,也可以采取在地膜上覆蓋一層稻草、麥秸或土壤的方法,遮住陽光。
對于不揭膜采用全程覆蓋的,有人做了專門研究,全程地膜覆蓋馬鈴薯根系分布深,生長勢極強,莖稈細,則必須進行化學控旺,可噴施多效唑(在初蕾期噴施,濃度為200毫克/千克),能有效控制馬鈴薯地上部分生長,控上促下,促進塊莖膨大,從而起到增產(chǎn)作用。
以上就是馬鈴薯苗期揭膜的時間及主要方法,地膜雖好,但是也要注意及時揭膜,否則會造成馬鈴薯的減產(chǎn),導致農(nóng)戶降低經(jīng)濟收益,希望以上內(nèi)容能夠?qū)r(nóng)戶們有所幫助。
關(guān)于馬鈴薯揭膜的精彩圖文、熱門評論,您可能對以下推薦的內(nèi)容感興趣,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