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暢茹 ·正高級農(nóng)藝師
2020-04-06
如果是在春節(jié)種植我們可以選擇比較早熟的品種,比如:紅萵筍和白萵筍,如果是在秋季種植我們可以選擇比較耐熱的品種,比如:白皮萵筍,品種的好壞是決定著萵筍的產(chǎn)量高低。
2、種植萵筍的選地整地.
選擇種植地是種植萵筍生長的基本條件,種植萵筍的土壤不能選擇黏土和比較厚重的土壤,因為萵筍的吸收能力是非常差的,如果在這種土壤里種植萵筍是沒辦法正常生長的,所以我們要選擇通透性強的土壤,比如說砂土和壤土都可以種植。其次種植地的排水能力一定要強,種植的最好是在地勢較偏的地方去種植。在整地的時候要將土壤鋪平,土質(zhì)整細,田間挖溝方便排灌。
3、種植萵筍的播種管理.
不同的地區(qū)萵筍種植的時間也會有一定的差異,而且我國各地區(qū)的四季變化都比較大,所以最好的播種季節(jié)是在春季的三四月份以及秋季的九月份左右進行播種,因為這些時間段的溫度基本上都穩(wěn)定在二十五度左右,而萵筍的生長周期大概是四十到四十五天左右,剛好在高溫和霜凍來臨之前可以采收,所以產(chǎn)量和質(zhì)量都不會受到影響。我們將種子均勻地撒在苗床上,然后用土掩種,在上面覆蓋一層家畜的糞便或者是腐肥,最后蓋上一層塑料薄膜,這樣可以促進種子發(fā)芽,等到苗長出兩片葉子的時候就需要揭開薄膜了,不然會被燒壞。
4、種植萵筍的密植管理.
等到萵筍的苗長出五片葉子左右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進行移栽了,一般我們都會選在陰天的早上或者是降雨后進行移栽,這樣移栽的成活率是非常高的。我們要按照每株隔30cm左右,每行隔40cm左右的距離進行栽種,這樣合理的密度可以提高萵筍的產(chǎn)量,同時也方便萵筍在后期的管理。
5、種植萵筍的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最主要的就是施肥、除草以及澆水,萵筍的生長我們主要是為了讓它的莖干生長,通常需要進行三次追肥。第一次是在定植之后十天左右,主要是使用糞尿水進行澆灌,同時可以在中間兌一點尿素。其次就要等到萵筍苗長到二十五厘米左右的時候進行第二次追肥,主要是以尿素為主。最后一次是萵筍的莖干脹大的時候,我們還是以尿素為主,同時噴灑適量的鉀肥,因為如果不施肥的話,萵筍的肉質(zhì)就會比較硬,影響萵筍的質(zhì)量。還有就是每次施肥都需要和澆水、除草相結(jié)合,這樣可以讓萵筍充分的吸收養(yǎng)分,促進萵筍的生長。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