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適合氣候和土壤條件的品種,如豐收1號、架豆王等,要求抗逆性強、產(chǎn)量高、品質(zhì)好。
選地與整地
- 選地: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光照充足且前茬未種過豆類作物的地塊,土壤pH值在6.2-7.0為宜。
- 整地:深耕25-30厘米,結合整地每畝施入腐熟有機肥2000-3000公斤、過磷酸鈣30-40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耙平做畦,畦寬1.2-1.5米,畦高15-20厘米。
播種
- 時間:安徽省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露地直播,或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
- 方法:采用穴播,每穴播3-4粒種子,播深3-4厘米,行距50-60厘米,株距30-40厘米,每畝保苗3000-3500穴。
田間管理
- 間苗定苗:幼苗出土后,及時查苗補苗,在2-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定苗,每穴留2-3株壯苗。
- 搭架引蔓:當植株開始抽蔓時,及時搭架引蔓,架高2-2.5米,可采用“人”字形架或籬架。
- 肥水管理:四季豆生長前期應適當控制水分,以蹲苗促根。開花結莢期要保持土壤濕潤,一般每7-10天澆一次水。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開花結莢期每畝追施復合肥15-20公斤,每隔10-15天噴施一次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
- 整枝打杈:及時摘除病葉、老葉和無效側枝,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植株生長和結莢。
病蟲害防治
- 病害防治:炭疽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銹病可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防治;根腐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根。
- 蟲害防治:豆野螟、豆莢螟可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豆蚜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
適時采收
一般在開花后10-15天,豆莢飽滿、顏色鮮綠、種子尚未膨大時采收,每隔2-3天采收一次,以提高產(chǎn)量和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