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出苗期怎么管理?棉花出苗期管理要點
惠農(nóng)網(wǎng)·農(nóng)技學堂
11979人閱讀
棉花的出苗期間很容易受到天氣影響而導致出苗困難。因此播種后到出苗期必須隨時注意棉田與外界的變化,加強管理,克服不良自然因素的影響,改善棉苗的生育環(huán)境,保證幼苗正常生長,從而達到促苗目的。下面看看棉花的出苗期的管理措施。
一、及時查苗補種
棉種播后應及時查苗,發(fā)現(xiàn)漏播,應及時補種;棉花未出苗時,發(fā)現(xiàn)爛芽、爛籽,應催芽補種;棉花出苗后應及時檢查出苗情況,發(fā)現(xiàn)缺苗斷壟時,缺苗的地方應盡早采取措施及早補種或移栽補苗,同時對墑情進行調查,墑情不夠的需要及時上水。
及早補種:如果沒有預備苗,行間又無多余苗而且缺苗較多時,應盡早補種。一般缺苗50厘米以下的可不進行補種,以充分發(fā)揮棉花自身的補償能力。補種時應進行浸種催芽,以加快出苗,提高棉苗的整齊度。
移栽補苗:如果有預備苗,應盡早移入缺苗處,移苗越早緩苗期越短,恢復正常生長越快,越能縮小與其它苗的差別;如果沒有預備苗時,應盡可能移行間的多余苗,時間越早越好。
對缺苗處的移苗或補種要適當稀疏,做到缺2補1,缺3補2,缺4補3,移栽時要帶土移栽,縮短緩苗期,加快生長;苗移栽后,可噴施一些植物生長表面保護膜,如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苗體水分不蒸騰,隔絕病蟲害。
二、放苗、間苗和定苗
俗話說“大苗欺小苗,小苗不結桃”,意思是說大苗形體大,有較強的爭光、爭營養(yǎng)優(yōu)勢,而弱苗處于劣勢條件下越是被動,兩者差距越是拉大,形成這樣的群體結構不會獲得理想產(chǎn)量。當棉花播種量大時,必然在出苗后造成相互擁擠,如不及時放苗、間苗及定苗,就會形成線苗或弱苗的現(xiàn)象。
及時放苗。苗期管理要爭取主動,出苗后適時放苗是保證苗全苗壯的關鍵,放苗作業(yè)應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1)放苗的原則是放綠不放黃,在棉花子葉由黃變綠時及時打孔放苗。放苗過早,將子葉未展平的黃苗放出,棉苗不適應膜外條件,易抽干死苗;放苗過晚,膜下溫度過高,會引起棉苗灼傷或形成高腳苗,不利于培育壯直。放苗作業(yè)的時間最好避開中午日頭,宜在上午10點前和下午4點后或全陰天放苗。
(2)放苗時切忌放苗口開得過大,影響棉田保溫保墑。同時放苗后,應及時用土將放苗口封嚴,以防大風揭膜,跑墑降溫,定苗于兩片真葉時結束。
(3)地膜棉出苗后及時放苗封土,防止燙傷苗和草害發(fā)生,尤其5月1日后出苗的,來不及放苗的,采取先捅然后放苗的措施。移栽棉田緩苗后對弱苗、病苗、死苗要及時補栽,使苗期達到苗全、勻、齊、壯,這是棉花豐收的基礎。
適時定苗。棉苗顯行后要及時集中人力及時定苗,定苗作業(yè)應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1)定苗作業(yè)可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齊苗后,留壯苗,拔弱苗、病苗,做到葉不搭葉;第二次在1-2片真葉時進行。定苗在三葉期,此時莖桿已木質化,抵抗不良環(huán)境能力增強,不易再死苗。病蟲害輕的地塊,可以一次放苗,一次定苗。
(2)對于半精量播種的棉田在子葉展平時開始定苗,定苗時要掌握“去大、去小、留中間苗”的原則,堅持留壯苗,去弱苗、病苗,一穴一苗,并同時去除雜草。
適時間苗。棉苗出齊后要及時進行間苗,間苗能防止因棉苗擁擠而出現(xiàn)爭肥、爭水、爭光的現(xiàn)象。苗期對棉苗進行適時間苗所起的作用主要有:
(1)一方面大苗、小苗都去掉后,棉苗長勢均勻一致,不會出現(xiàn)爭水爭肥情況,有利個體發(fā)育,避免形成高腳苗;
(2)另一方面有些長勢過旺、速度過快的棉苗很有可能是變異苗,這些棉苗前期生長很快,可是后期結桃性很差,坐不住棉桃,所以要改變只留大苗的間定苗誤區(qū)。
及時破除土壤板結,查苗放苗封土。
對于膜上點播地塊播后遇雨和上水地塊形成板結的,及時破除板結助苗出土。出苗地塊要及時查苗放苗,及時用細土蓋好膜孔,封土1-2厘米厚。
三、棉花不出苗及出苗難原因分析
棉種質量:可封樣留存排查原因。
低溫、高溫:如果是低溫、高溫引起的出苗困難,可采取適時早播、播前曬種。
包衣濃度太大:如果是包衣濃度引起出苗困難,可按要求包衣、曬晾。
壓堿水不得當:如果是壓堿水引起出苗困難,壓堿水需為洪水。
播種太深、覆土太厚:如果是播種引起出苗困難,播種深度在3厘米左右即可,覆土厚度不應超過1厘米。需要注意的是播后,如遭受下雨,造成地面板結,棉苗頂土困難,長期不能出土,就會爛籽、爛芽。雨后應及時松土,破除板結,助苗出土。播后,若覆土太厚,棉苗頂土困難,則應扒土救苗,扒出的幼苗經(jīng)不住強烈的陽光曬射,應在苗上撒些濕土。
以上就是棉花的苗期管理。棉花苗期管理的好壞對棉花能獲得豐產(chǎn)至關重要。